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目前全球经济整体延续复苏态势,疫情加剧全球经济分化,未来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将加快发展,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从国内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成绩亮眼,GDP增速达到8.1%,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将“稳字当头”,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但仍需关注明显增加的下行压力和预期转弱背后的潜在风险。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是工业的重要粮食、建设的重要保障、经济的重要支撑,具有支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属典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让世界更美好、是国内最具全球竞争力产业、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五大特征。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我国钢铁工业的地位。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在向高质量低碳阶段演进。
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如下特点:粗钢产量前高后低,累计实现同比下降;钢材进出口面临新导向;钢材出口总量高于上年,下半年逐月回落;铁矿石价格上半年持续冲高,下半年震荡回落;行业效益创历史最高;钢材价格波动上行,四季度开始高位回调。结合钢材市场消费现状和主要用钢行业发展趋势,并考虑经济发展态势、稳增长相关政策实施以及“双碳”政策影响,综合判断2022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仍将维持高位,“十四五”钢材需求将维持高位并缓慢下降。
《指导意见》等政策新要求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为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钢铁工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定向指路。围绕《指导意见》提出的具体目标任务,基于《“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有关政策导向,我国钢铁行业后续发展面临如下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钢铁企业应理性看待钢材市场,协调好生产端与需求端的关系,加强行业自律,坚持按订单组织生产,合理控制产能释放和生产节奏,有效控制钢材库存水平,共同促进钢材市场供需平衡,共同维护钢材市场经营稳定,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钢铁企业应以平台性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以产品线为纽带,以成果转化为落脚点,建立健全高效运行的研发创新体系,并连续动态开展研发体系评估工作。
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大范围的兼并重组仍将持续,钢铁企业重组以优势企业强强重组、细分产品市场特色企业重组、区域市场龙头企业重组、海外并购重组、上下游产业链重组和破产重整为主要模式。
四是有序发展电炉炼钢。废钢是绿色载能资源,在“双碳”背景下,电炉短流程炼钢碳排放优势明显,是国家政策支持方向。未来,电炉炼钢技术装备发展将更加注重电炉炉型选择,强化冶炼实现工艺节能,并加强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五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低碳方面,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形势趋向于总量强度双控+碳市场+监督考核+金融支撑,应以推动绿色布局、节能及提升能效、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以及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为碳达峰及降碳主要路径。环保方面,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仍是重点,并且面临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政策挑战。钢铁企业应坚持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并大力推进企业综合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进一步提高水效。节能方面,顺应能耗双控要求,钢铁企业应系统开展节能诊断,加强能源结构优化、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利用先进节能降耗技术装备,进一步降低吨钢综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是智能制造步入“数据利用”新阶段。钢铁企业应持续深化数据利用,以效益最大化、服务实时化、决策智能化、运营可视化为目标,将建设新一代钢铁智能管控中心作为智能制造工作重点,通过智能管控中心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同时,推动数据的深度利用。
七是大幅提升供给质量。钢铁企业一方面应牢固树立质量为先、品牌引领意识,优化品种结构,深入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另一方面,应实施高质量标准引领行动,注重需求引导,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品牌建设,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评价和认证体系。
八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在国家系列政策引导下,钢铁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其铁矿资源保障能力。此外,建议推进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