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柏林,副总经理唐琪明,马钢股份总经理助理杨兴亮以及各有关部门领导和人员,共同听取了李新创书记的精彩演讲。
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剖析了总结并运用好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和重要的理论创新,都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历史上每一次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都使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新的团结统一,都进一步推动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
新时期对我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企业应以党建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政治建设,抓严抓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要加强思想建设,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要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全面推进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国有企业还应以党的领导力、企业文化力、核心竞争力的三力形成和转换合一为根本路径,创新构建“三化”(规范化、功能化、优势化)党建新模式,永葆国有企业党建生命力。
新阶段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步入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一是,市场空间广阔。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特别是新兴领域和消费升级对高端材料的需求,为钢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结合我国主要用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并考虑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稳增长相关政策实施以及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影响,综合判断2022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仍将维持高位;总体判断“十四五”期间我国钢材需求量可能达峰,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缓慢下降。
二是,市场体系完善。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强企业、优秀项目集中,为强化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基础支撑。提升产业链水平,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强化钢铁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
三是,动力变革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技术创新是推进钢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动力源泉。在政府支持引导下,我国钢铁行业营造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生态,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促进技术融合和成果转化。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我国钢铁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创造了新的契机。“十四五”将持续深化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赋能我国钢铁行业不断完善应用基础,新技术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多样丰富。
步入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面临发展新挑战。
从国际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强,疫情持续反复,贸易保护加剧,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变期。
从国内来看,今年以来国内终端需求仍然偏弱,制造业PMI继续在扩张区间平稳运行。2022年国家经济工作坚持“稳字当头”,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但仍需关注明显增加的下行压力和预期转弱背后的潜在风险。
从生产运行来看,我国钢铁行业亟需应对一系列挑战:
一是,产能产量扩张冲动。在市场行情的外在刺激、技术进步的强力支撑、降本增效的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产量扩张冲动高涨。一旦市场需求出现低迷,很容易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二是,产业集中度长期较低。与上游铁矿等原料行业以及下游制造业、电力等行业相比,我国钢铁行业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在价值链上处于洼地,在市场自律、市场调节、市场效益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三是,原料保障能力长期较弱。面对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经济全球化逆流和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原料保障能力弱,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拓展国际市场难度明显增加。
四是,标准引领任重道远。以新能源用钢为例,我国新能源领域钢材产品标准多制定于上一个十年,标准标龄较久,技术指标较为基础通用,无法满足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利于推动新能源用钢消费升级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步入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肩负发展新任务。
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新任务以“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为根本,并包括“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和“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两个主题。
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在行业层面,应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创新联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营造创新生态;在企业层面,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引领。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应打造钢铁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工业软件自主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运转。
产业链水平提升:一是,推进要素变革。应提升钢铁产业链水平,需要尽快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和障碍,促进新的生产要素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领域和环节流动,强化现代要素支撑,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二是,构建市场秩序。应严控产能、调控产量,强化标准引领性作用,并借助产品认证等对钢材产品实施分等分级,促进优质优价。三是,优化组织结构。应把全面推进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四是,促进消费升级。应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重点研发关键钢铁新材料,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一是,环保改造。应严格按照超低排放改造要求,把超低排放贯穿于全工序、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并形成企业理念和生产习惯,真正做到“四真”;要点线面全流程控制,力求补齐短板;要做好评估监测,力求货真价实,加快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二是,能源节约。应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广节能技术、综合利用余热余能、管理转型结构转型、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五个方面着力推进节能降耗。三是,低碳发展。行业落实“双碳”目标将总体呈现“5+1”降碳路径模式,即推动绿色布局、节能及能效提升、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行业层面,应发挥骨干企业带头作用,推进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专业化解决方案,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加快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企业层面,应加快5G网络部署,实施钢铁全流程工艺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加大工业软件应用力度,提高对产品研发、生产管控等工业软件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大数据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提高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