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未来十年将是钢铁产业从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0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521
 
核心提示:4月重点钢企粗钢日产有所上升。5月7日,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58.67万吨、生铁204
 4月重点钢企粗钢日产有所上升。5月7日,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58.67万吨、生铁2041.27万吨、钢材2293.47万吨。根据4月下旬旬报的统计,4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日产粗钢227.25万吨,环比增长10.09%,同比下降了2.22%;生铁日产198.70万吨,环比增长9.97%,同比增长了0.53%;钢材日产217.76万吨,环比增长8.25%,同比下降了3.32%。

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我国钢铁产量在恢复中,较一季度数据向好。虽然钢铁产量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在绝对数量上,中国钢产量一直占据着世界首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近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在中国年产钢已突破10亿吨,并连续26年稳居钢产量世界冠军的宝座。”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世界钢铁协会原主席张晓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天的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十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完成从大到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钢铁连续26年稳居钢产量世界冠军

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近日举办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大会上,李新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1949年中国钢产量15.8万吨到1996年突破1亿吨,中国从缺钢少铁的困境攀升至全球第一产钢大国,现在中国年产钢已突破10亿吨,并连续26年稳居钢产量世界冠军的宝座;中国钢铁建成了全球产业链最完备、规模最大的钢铁产业体系;在工艺装备、科技创新、品种质量、绿色智能等方面不断提升和突破。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世界钢铁协会原主席张晓刚在会上表示,钢铁被称为“工业粮食”,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没有强大的钢铁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国防实力。做大做优做强钢铁工业是一代又一代钢铁人不断追逐的“钢铁梦”“强国梦”。五十年来,中国旧貌换新颜,不断拉近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钢铁行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与中国钢铁业、中国钢铁人以及行业科学规划指导密不可分。

“要正确认识中国钢铁工业的地位”,李新创表示,钢铁工业是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有着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2021年,国内钢材需求量就高达9.49亿吨,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8.5%。中国拥有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拥有5000 m3及以上先进高炉;300t及以上先进转炉,国际领先的百米钢轨全长余热淬火工艺技术,鞍钢鲅鱼圈5500mm宽厚板轧机,近终型铸轧一体化技术。

据了解,在高端产品方面,“十三五”期间,50多项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实物质量水平。中国宝武的取向硅钢取得全面领先优势;太钢不锈拥有800多项核心技术,引领世界高端不锈钢产品发展;鞍钢的高强钢轨、河钢的特厚板、兴澄特钢的轴承钢等产品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进口替代方面,自2010年起,单价高于2000美元的高端钢材产品出口量超过了进口量。

未来十年是钢铁产业由大到强关键期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钢铁行业将步入从大到强的发展阶段。如何在双碳目标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

李新创指出,由于我国工业化开始时间较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人均历史累计产钢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据测算,截至2021年,美国、日本当前人均历史累计产钢量分别约为29吨、48吨,而我国人均历史累计产钢量仅为11吨。我国要达到2021年美国、日本人均历史累计产钢量水平,按照年产粗钢10亿吨计算,预计还需要27年、53年。

在全社会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行业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四大挑战,李新创表示,第一,能源资源禀赋方面,中国高-转长流程工艺结构占主导地位,能源结构高碳化,煤、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第二,中国钢铁产量大,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2021年占比53%;第三,中国企业数量多,具有冶炼能力的企业达400余家,但工艺结构、生产水平差异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基础薄弱;第四,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机理复杂,涉及能源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电力和热力消耗所对应的间接排放等多种碳排放机理。

未来,中国钢铁产业必然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张晓刚指出,“今天的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十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完成从大到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张晓刚看来,“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中国高质量发展所指的质量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指企业发展的质量、行业发展的质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国家发展的质量。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转型成功的标志不是现在大家都追求的GDP No.1、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应该是培养一批,几个、十几个甚至几百个能够站在全球产业链顶端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些企业能够是全球公认在全球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在承担全球社会责任中起主要作用,在全球规则制定中做主要贡献,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李新创也提到,“十四五”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间节点,新发展阶段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特殊阶段。中国钢铁要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要深入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促进减污降碳协同。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