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让工序“少喝水”。主工序合理用能,减少用水量是实现节水的重要基础。为此,该部着重从精细管理方面入手,围绕年度水耗指标,细化分解,各工序水耗按2013年的平均先进水平下达,层层传导压力。同时,他们修订循环水系统水质管理制度,加强循环水系统抽查,杜绝了补水溢流现象的发生。为加强过程中的管控,他们每月召开水专业会,总结和布置阶段性节水工作,督促各工序保持水质,并借检修时机,对地下构筑进行查漏堵漏工作,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消耗。
管理好水质、减少新水补充也是降低耗用新水的重要方法。他们根据不同季节,循环水蒸发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适时新增了一项“腐蚀结垢”指标,实时监测水质,分析循环水质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处理,不断优化水质,最大限度降低补水量。
开源节流,向工艺“多要水”。海水淡化的产水情况直接影响外购新水的比例,也是“开源”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产水量,他们借助蒸发器酸洗、产水量稳步提高的优势,狠抓精细化管理和经济化操作,本着“能多产一吨是一吨”的原则,通过缩小蒸发器运行中的温度、压力等主要技术参数的调整范围,根据生产实际增加微调频次,并针对蒸汽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实时调节运行工况,减小真空度的波动,确保海水产量逐步提升,为各工序增加除盐水量、减少工业水使用量奠定基础。
开源节流并重,实现水资源利用“两手抓”。通过增加污水回收,可以大幅减少外购水。为此,他们重点研究,将污水生产排水及生活排水管路进口管抬高,调整生产污水总进水闸板,在污水预处理总进水截门井上加装液位计,满足管网排水的前提下,将排水管路水位提升,使生产、生活排水管路满管运行达到正压运行目的,减少海水渗漏量和除盐水勾兑比例,从而降低再生水成本。同时,他们强化协查监督,加强对各用户排水水质监测,职工巡检随身携带电导仪、照相机,对铁、钢、轧排水口及提升泵坑的水质每周监测一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排查、及时处理,确保多回收污水,确保了一季度吨钢外购水仅为1.3立方米,创历史最好水平。
工艺优化,让水“转起来”。提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体现在提高循环用水量方面。为此,他们将工序用水“串级”使用,热轧净环水泵冷却水使用后作为浊环系统的补充水重复利用,提高了新水的利用率。他们还在利用企业原有的用水上作文章,努力提高循环用水。热电6台锅炉每小时30吨的连、定排水量,为锅炉生产正常排水,一般经勾兑降温后再排入生产排水管网,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由于这种锅炉排污的水质优于京唐公司的工业水,完全可回收利用。对此,他们全力推进了连、定排水的回收系统建造,通过简单地设置抽水泵及附属管道,借助原有的京唐公司冷凝水管网,将30吨的排污水送入原水,不仅从水量上抵消部分陡河来水,而且从运行上节约了一定量的勾兑冷水量,达到了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