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支持,汽车、钢铁、水泥等九大重点行业正在加快兼并重组步伐。重组,往往被视为对上市公司业绩最为直接彻底的救赎方式。
攀钢钒钛便是钢铁行业急于转型的一个缩影——早在2010已着手推进与鞍钢集团的重组。
“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利润很低,炼一吨钢据说只能买一根棒棒糖。”国内某知名买方机构人士表示,“所以说钢铁企业想转型的很多,能够往上下游拓展它们肯定是愿意干的。但是能不能转型成功,要看公司的资源和能力。”
根据攀钢钒钛发布的重组盈利预测,机构甚至一度相信,它将成为中国版“力拓”、中国的“淡水河谷”,并且扎堆重仓。甚至有机构闹出乌龙研报,给出188元的最低目标价。
然而在转型为矿产公司后,攀钢钒钛的资源优势似乎并没有得到体现,业绩迟迟未达预期。其股价不但没有达到传说中的188元/股,反而跌去了73.86%,截至10月24日为2.37元/股(未复权)。
机构纷纷选择撤退,并对其后期的盈利能力作出重新考量。
“攀钢钒钛的转型还是和它上游有关系的。从生产钢铁转到上游做矿产,相当于产业链的延伸。但是现在钢铁行业确实太差了,难以将上游带动起来。这是一方面原因。”理财周报记者接触到的行业研究员表示,“另一方面,重组后如何整合,如何平衡两集团的利益是最大难题。”
至截稿日,因客观原因攀钢钒钛未接受本报采访。
股价大跌74%,三年如坐过山车
重组似乎并未改写攀钢钒钛的命运。
攀钢钒钛于10月20日发布2013年三季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19亿元,同比下降1.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07亿元,下滑20.11%;EPS(每股收益,下同)为0.07元。其中,三季度营收37.62亿元,同比增长6.05%;盈利2.63亿元,同比增长739.93%;EPS0.03元,比二季度高出0.02元。
“国内铁矿石三季度均价上涨0.25%,环比二季度的8.81%跌幅明显企稳;钒制品价格在三季度触底明显反弹,五氧化二钒三季度均价环比上涨8.73%。铁矿石、钒制品的景气回升,成为业绩明显改善的主要动力。”长江证券分析师研报指出,“同时卡拉拉项目于2013年4月由建设期转入调试运行期,至三季度产生投资收益0.83亿元,环比二季度的0.04亿元明显上升,是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一季报盈利下滑47.06%、半年报负增长52.71%,攀钢钒钛三季度业绩已是“有所改善”。
受利好刺激,攀钢钒钛股价从10月21日起接连3个交易日上涨,涨幅累计为2.97%。
不过,至截稿日钢钒钛仅报收2.37元/股(未复权)。记者注意到,近日在互动平台上仍有投资者声讨其股价表现疲软。
据大智慧统计,自发布重组预案(2010年12月16日)至三季报披露前(2013年10月18日),攀钢钒钛的股价已经跌去了73.86%,其间最高价达到14.6元(未复权),最低价仅2.13(未复权),与历史预期相去甚远。冲着重组后业绩腾飞的预期,在2011年攀钢钒钛曾遭天价研报赋予188元的最低目标价,后经修正调至56.12元。
国内某知名买方机构人士表示近年来并未配置该股,“这几年钢铁(行业)比较差,攀钢钒钛转型去上游搞资源了,但业绩达不到预期,股价也跌得比较惨。”
那么,三季度之后,攀钢钒钛能否取得市场预期结果呢?
“铁矿石价格下跌风险加大。三季度随着力拓新矿山在8月末提前投产,三季度产量达到6830万吨,达到历史新高。同时FMG三季度产量也达到了3490万吨,同比增长91%。四季度这两个主流矿山新建产能仍将继续放量,铁矿石供需关系将逐步转向宽松,导致四季度矿价存在一定补跌的风险。”兴业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预测,“10月份之后铁矿石和钒产品价格均呈现一定弱势,我们预计公司四季度业绩继续改善空间不大。”
深圳某私募投资总监也认为,“现在看不到什么好的迹象,因为整个经济面还很差,不支撑这个行业好转。”
年初机构对攀钢钒钛2013年业绩谷底反弹的期待,似乎已难以实现。
预期落空,EPS低至1毛钱
事实上,攀钢钒钛一路重组走来,带给机构的却是预期一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