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出发,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专家: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特别是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消费作为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增长空间广阔。
多位专家表示,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从国内来看,经济仍然处在初步恢复阶段。总的来看,还是要把力量放在自身发展的基点上,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增长。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当前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且是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这样表示。
他分析说,我国自1998年提出扩大内需战略以来,政策重点多以扩大投资需求为主,并形成了一整套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扩大投资的政策框架和工具,但扩大消费的手段和政策工具较为有限。随着扩大投资的空间收窄和边际效率下降,扩大消费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需要创新扩大消费的政策工具,完善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刘遵义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再是由进出口的增长所驱动,而是主要由国内总需求的增长所驱动,包括家庭消费、公共产品消费和国内固定投资。“家庭消费水平取决于家庭收入和家庭财富,可以先把家庭财富提高,来刺激居民消费。而更多公共产品的消费,包括医疗、教育、环保等,需要讨论如何来提供融资支持。”
餐饮:客流逐渐恢复 金融支持加码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由降转增,说明消费市场活力在回升,这是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的很大亮点。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较大幅度的回升。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今年1至2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今年1至2月,全国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5.7个百分点。
为释放消费需求,助力餐饮业复苏,今年1-2月,北京、深圳、杭州多地发放餐饮专项消费券。美团数据显示,杭州、宁波、绍兴、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发放消费券后,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此外,“餐饮贷”等产品也为舌尖上的消费带来滋养与加持。
“蟹子楼包间从大年三十就出现了爆满,现在不到10点半,48个包间就预定出去了45个,剩下的几个包间等不了几分钟就会客满。再来客人,只能引导到大堂散席了。”大连蟹子楼饭店总经理孙志刚称,从生意冷清到店内火爆,对于消费复苏,餐饮业老板们感受最敏锐。
蟹子楼是辽宁大连第一家主题海鲜餐厅,已有24年经营史。经营困难时期,兴业银行提供了600万元扶持性贷款,助蟹子楼顺利过渡。随着餐饮业回暖,蟹子楼面临用工紧张,而增加用工意味着增加一笔不小的成本。本着扩大用工就是扩大就业的考虑,兴业银行大连分行客户经理主动与孙志刚商量加大金融支持的信贷政策。
同样的场景也在多地发生。随着客流恢复、营业额增长,餐饮业欣欣向荣之势,映射出消费信心提振的信号。其中,餐饮业主体信心更足,投资布局逐渐加速。不久前,中国(广州)餐饮产业发展大会暨投融资合作交流展上,上百家餐饮企业提出近千个品牌餐饮投资项目意向,既有粤菜、湘菜、川菜、鲁菜等国内主要菜系,又有日料、东南亚菜、中亚菜等国际风味,投资金额超过30亿元。
了解到商家的服务需求,兴业银行不断加码金融支持,为遍布全国的“舌尖美味”送来金融滋养,加快促进行业复苏回暖。以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为例,该行大力推广数字供应链产品——兴享数融。“支持线上办理,手续全面简化,为电商和大型超市等生活消费类的上游供应商提供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月末,通过“兴享”供应链平台线上产品已累计服务上游供应商超百户,累计提供融资支持超3亿元。
住房:落实因城施策 供需两侧发力
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是稳住经济大盘、促使经济回归常轨的关键抓手,也是响应差异化保障居民住房需求、拉动合理住房消费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房地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数据显示,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信贷比重近40%,房地产业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60%。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事关经济增长、地方财力、金融稳定和民生福祉。另一方面,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仍处于推进阶段,房地产业发展仍有相当的需求支撑。
王一鸣表示,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而且成长性最强的中高收入群体,这部分人是购房、买车、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主力军,也是引领消费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对扩大消费支撑作用最强。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指出,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业有力支撑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去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65.2%,参照发达国家80-90%的平均水平,中国城镇化至少还有15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达到65%以后,开发建设增速放缓,但房地产消费升级需要明显增加,并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近一段时间以来,以《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为代表的房企融资利好政策频出,各地稳楼市、促消费政策举措持续加力,推动市场企稳回升,春天的暖意逐渐延展开来。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55个和40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9个和27个。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楼市的企稳,自然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各项支持。一些金融企业正依据相关政策部署,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为促进住房消费回暖贡献力量。
以兴业银行为例,在供给侧,其先后与万科、龙湖、滨江房产等10多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优质按揭项目贷款投放,促进房地产开发商供给侧资金流动性企稳恢复。需求侧方面,在符合监管规定及各地利率自律机制要求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居民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给予受疫情影响客户差异化纾困政策,降低居民住房贷款还款压力。
“兴闪贷”是兴业银行针对普通个人客户的住房装修、教育培训、旅游、大额耐用消费品购置等需求开发的全线上、纯信用、免担保消费贷款产品。其还款方式灵活,最高额度20万元,单笔授信额度有效期最长三年,授信期内额度可循环适用,是满足个人日常消费需求的金融“利器”之一。
近年来,随着?活条件改善,城乡居民升级住房消费的愿望十分强烈,与居住相关的装修设计、家具家电、智能设备、物业管理、租赁服务等迅猛发展,城镇化潜力和升级的房地产消费需求,有望为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投资提供新机遇。在田国立看来,下一步房地产转型和租赁市场发展非常需要长期的资本进入。“通过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的分离,让专业人盘活不动产,经营好不动产,为社会提供相对中等风险和稳固回报的金融产品,促进建立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机制。
汽车:仍需政策提振 金融服务多样
汽车消费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升温,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万辆和197.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5%和19.8%,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国内汽车工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而考虑到当前影响汽车消费的国内外环境仍非常复杂,国内汽车工业稳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市场需要相关政策持续提振,来实现一季度的良好开局。
近年来,兴业银行将汽车金融作为重点布局的五大新赛道之一,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聚焦造车、买车、用车全客户旅程,与头部新能源车企合作开展信用卡购车活动,积极布局“车生活”优惠权益,完善车主服务,满足客户汽车出行类场景需求。到去年末,该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
兴业银行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金融作为供给与需求的纽带作用,以数字化方式不断拓展消费场景,降低居民消费金融服务成本,为扩大内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注入更多金融动力。
金融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关键是要增加金融服务对于消费者的触达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银行业正加强渠道建设,通过完善手机银行功能、搭建消费服务平台等方式,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消费场景中去,提升服务的触达率。
平安产险旗下“平安好车主App”针对用户自助投保各种痛点、难点,推出系列线上投保工具,让保险购买与应用更加便捷。同时,其在“一键理赔”基础上升级推出“一键包办”服务,为客户匹配一位“一对一”的“理赔专属经理”。理赔专属经理将为客户提供理赔指引、更换汽车维修点、协助快速定损等全方位贴心服务。此外,依托“平安好车主App”,车主可以通过“进展实时查询”随时查询理赔进度,案件处理流程进度、维修流程进度等。
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消费,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面向未来,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落地,效果将逐步显现,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的消费需求。而为居民扩大消费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服务,定将是每一家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发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