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宝钢股份湛江钢铁热轧运输链钢卷驳运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5月份达到98.07%,创历史新高。
打造最简单、最高效、最智慧的自动运输链是热轧厂深入开展“战危机、创一流”专项任务的有力行动。在三高炉系统工程建设阶段,热轧厂轧钢党支部从属地责任出发,带领项目团队以25天的调试攻关实现了热轧两线与冷轧工序四个原料库的运输链全面贯通,完成原计划耗时3个月的调试目标,“热冷专线”正式通车了。
但在投运初期,两线运输链综合驳运率只有60%,剩下的冷轧向钢卷需要框架车转运至下工序的原料库。“专线”通车了,如何让所有的钢卷都享受“红利”,坐上运输链的“直达车”成了困扰大家的难题。
“心有所系,则力有所使,必干有所成”,轧钢党支部迅速成立了“运输链保八奔九,追求极致”攻关团队,由党支部书记赵毅带头挂帅、党员揭榜定标赋能,向更高的驳运率,更低的物流成本,更快的周转效率发起挑战!
团队成员韩玺柱发现,钢卷在运输链中转盘、横移平台、提升机等关键设备前易发生“堵车”,这些设备的运行速度远低于轧制速度。为此,攻关团队充分论证,对全线8个转盘、4个横移平台、10个提升机提速70%以上,并与冷轧分享经验,让送料端和收料端效率同步提升。
此外,团队探索运输路线的多样性,以穷举的方式验证不同物流环境下最优的运输路线,通过2号转盘180度旋转改造和切边跨运输链“逆向返送”等功能的开发,运输链由原先单一的运卷路径逐步拓展出16种运卷路径,实现了冷轧向钢卷的百分百可送和双向并行运输,真正做到“条条大路通冷轧”。
由于产线位置分布,2250热轧供1550冷轧的物料需要自北向南运输,1780热轧供2030冷轧、1750冷轧的物料需要由南向北运输,当两者同时运输时,有一方需要“逆行”,“逆行”钢卷需要在热轧库内下线,等待合适机会再上线运输。在连续生产中,“下线卷该什么时候上线,一次该上线多少卷?”,成为困扰攻关团队的又一个难题。
“在办公室看到的全是问题,在现场看到的全是办法”赵毅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现场调研,发现部分运输链操作人员既会灵活地利用主轧线换辊时间组织钢卷集中式上线,批量通行,还会利用轧制计划切换的间隙组织钢卷见缝插针式上线,“跟车”通行。然而,钢卷再上线的运输效率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息息相关,不同班次间存在较大差异。
受到启发后,攻关团队携手宝信软件自主开发了“北上冲关”和“南下循环”两大智慧模型。一是通过对165个钢种、134种轧制规格和2.3万条轧制数据进行轧制节奏、换辊条件分析,开发出基于匹配轧制节奏和换辊间隙的冲关机会预分析模型,依据实时轧制计划和运输链监控对在线的5种冲关机会点和可冲关量实现提前6小时精准预判;二是设计出基于轧制命令信息的南下小循环引擎,依据16条自定义规则和配置参数,实现双通道运输及回流空托盘。
智慧模型投用后,让原来以人工调整为主的运输链作业在运行效率上取得了突破式提升,日均冲关量提升6倍以上,北上运输路径的综合驳运率达到90%以上,月均减少框架车运输近4万吨。
在智慧模型的支撑下,运输链驳运率已稳定在95%以上,但追求100%驳运率极致目标需要团队成员进一步拓宽认知,突破自我。在传统模式中,热轧运输链会与对应的主轧线同步停机检修,在另一条主轧线持续生产冷轧向钢卷时,钢卷会因为“修路”的原因批量下线。
面对界面矛盾,攻关团队转变观念,谋之以先,求之以是,将运输链检修时间化整为零,全线分成18个独立区域,任意一个区域检修时不影响其他区域自动运行。同时,攻关团队从源头出发,积极探索炼钢浇注计划与停机机会点、时间点的关系,通过建模的方式自动输出,探索生产设备一体化,热轧、冷轧运输链检修一体化方式,为追求运输链驳运率极致目标进一步夯实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运输链驳运率提升,是热轧人践行“两型”员工孜孜不倦的努力体现,也是热轧人追求全面进步、打造智慧热轧的坚实行动。
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坚持以学促干、以干践行,在锤炼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创新中寻求不断突破,扭转热轧精整“钢卷搬运工”的固有形象,真正成为智慧标杆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