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放宽至80%,预计最多能释放近4000亿元可融资规模,将有效盘活市场存量资金。观察两融资金的市场交易行为特征可以发现,历次融资交易持续活跃,融资余额大幅抬升时,上证指数也均同步迎来系统性抬升。
首次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 预计释放融资规模4000亿元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推出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等多项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证券公司可综合评估不同客户征信及履约情况等,合理确定客户的融资保证金比例。此调整将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
新华财经了解到,如果按本次融资保证金比例最低标准80%计算,融资交易最大杠杆倍数由1倍增加到1.25倍,这意味着客户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25万元买入证券,在投资者账户授信额度与持股集中度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交易规模将提升25%。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整同时适用于新开仓合约及存量合约,投资者不必了结存量合约即可适用新的保证金比例。这意味,投资者存量融资合约已占用保证金也将释放。截至2023年9月7日收盘,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704亿元,理论上预计最多能释放近4000亿元可融资规模。
从过往历史看,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政策效果显著。自融资融券业务开通以来,沪深交易所仅在2015年11月12日上调过一次融资保证金比例,从50%上调至100%,当时为抑制两融余额过快上涨。在融资保证金比例上调后,融资交易过热局面明显改善,融资余额从1.20万亿元高点逐步回落到9000亿元附近,同时信用账户的新增开户数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业内认为,本次是八年来首次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可以反向参考2015年11月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的经验,预计这次交易端的逆周期调节措施会对A股交易活跃度形成正面影响。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表示,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意味着放宽融资买入杠杆比例限制,也即同等条件下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融资额度买入A股,对于当前急缺增量资金的A股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当前杠杆资金较为低迷,政策放宽有望推动杠杆资金活跃。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认为,融资保证金比例的放宽,能够放大融资买入交易杠杆,更好满足融资买入需求,融资交易情绪有望提振。参照历史经验,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政策效果明显,高风险偏好资金入场,市场底部反弹在即,积极做多“投资端”改革。
杠杆资金等风险持续收敛 融资活跃指数往往迎来抬升
业内认为,从历史上看,证监会活跃资本市场的常规政策措施主要在降低印花税,支持股份回购,以及适度调整IPO、再融资节奏等,此前几乎未通过两融交易环节的制度创新来提振市场,而本次证监会首次调低融资保证金比例,政策措施超市场预期。
“观察两融资金的市场交易行为特征可以发现,在历次市场底部阶段,融资成交额占比的底部抬升都可以作为大盘触底反弹的关键信号。历次融资交易持续活跃,融资余额大幅抬升时,上证指数也均同步迎来系统性抬升。”方奕说。
9月8日,证监会召开专家学者和投资者座谈会。会议强调,当前资本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杠杆资金等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研究与会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极低水平,底部放宽融资买入杠杆限制风险较小。同时,近年来融资融券业务稳健运行,交易机制持续优化,证券公司合规风控水平持续提升,投资者理性交易和风险防控意识明显增强,预计融资保证金比例的调降不会带来较大的风险。”陈果说。
不过,多家券商宣布下调融资保证金同时,同步也给予风险提示,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等级为R4,属于中高风险业务。投资者虽然有机会获取较大的收益,但也可能造成风险和损失增加。投资者进行融资买入委托时仍然要受到融资标的状态、授信额度、集中度等风控指标的限制,避免出现过度杠杆化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有效盘活存量资金之际,近期市场也有望迎来增量资金。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明确,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为增量险资入市打开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