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能水平的综合表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多年来,首钢硼铁坚持“以硼为主、综合利用”的发展战略,着力于智慧矿山建设,持续转型提效,劳产率行业领先,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丹东市“小巨人”企业,2022年在丹东市工业企业中纳税第一名,用成绩来诠释“在绝境中寻找希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极致劳动效率。
对标提升“逼”出极致效率
首钢硼铁是首钢矿投项下有民营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成立于2004年,位于辽宁省凤城市,是集采矿、选矿、化工为一体的矿产资源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硼化工生产基地。
首钢硼铁所持资源中硼、铁、铀共伴生资源紧密共生,嵌布粒度极细,选矿难度极大,将硼、铁、铀3种资源高效综合开发是国家的要求,更是首钢硼铁健康长远稳定运行的基础。在此背景下,首钢硼铁选矿工艺比传统单一资源企业复杂,充分进行资源综合开发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在考虑经济性的情况下,生产出的硼镁铁精粉产品铁品位低,不能大量使用到板材生产中,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也迫使首钢硼铁高质量发展的出路只能是对标行业头部企业,在提升劳动效率上做文章。
首钢硼铁根据公司战略、劳动生产率状况和市场需求,对人力资源和业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梳理,通过优化劳动组织方式、深耕资源配置,实施内部业务和机构整合,精减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积极推行扁平化管理,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劳动效率。
刀刃向内压减“分母”
劳动生产率=工业产值/职工人数。面对影响劳产率的最大变量,首钢矿投刀刃向内,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以“减员不减工作、增产增创效益”为目标,瞄准行业头部企业,组织首钢硼铁实施机构优化和减员增效工作,以“机关精干高效、部门扁平化管理”为基础,持续精细化管理模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挖掘劳动潜力,持续提高劳动效率。
首钢硼铁以压缩管理层级为抓手,开展机构精减、岗位合并,由“公司—厂矿—车间—班组”四级压缩为“公司—厂矿—班组”三级,由原来每个部室配备一正一副两名负责人变为一部一长。在进行扁平化管理的基础上,以采矿、选矿和化工3个厂矿为主体,打破管理藩篱,建立精干高效的机关,将11个部室精减到5个,中层管理减员58.97%。同时,组织岗位工人开展“末位淘汰”,对相关人员集中培训,竞争上岗,实现减员51.87%。
首钢硼铁以“减员增效夯基础,稳定生产求发展”的工作基调,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组织流程、建立岗位标准,为职工树立“收入是靠‘挣’、靠‘奋斗’”的理念,将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利润直接挂钩,与个人“承包”指标的完成情况直接挂钩,倡导多创多收,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首钢硼铁对外包外委业务进行清理。
信息化助力劳产率提升
随着减员增效工作的深入,2020年首钢硼铁启动信息化建设工作,重塑管理界面,推进岗位职责合并,深化配置资源。以首钢矿投聚焦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和提高劳动效率的要求为基础,实施智慧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化和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
在首钢硼铁率先组织全员参与信息化应用,全体职工对工作流、业务流、数据流进行梳理,对数据进行溯源,对工作进行解析,将全部业务线上运行,取消确认、录入等可能影响信息准确性的操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进行岗位、工作、人员归类,共享信息化数据,形成工作协同,借助云平台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运行环境,逐步合并、取消厂矿级调度和巡检等同质化岗位。
首钢硼铁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配置效率的提高,实现了体制优化、规模效应、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不断追求极致的劳动效率,首钢硼铁2022年利润较2014年提升507.33%。
截至目前,首钢硼铁全员劳产率2566吨/人·年,比2012年提升203%,硼镁铁精粉劳产率3543吨/人·年,在岗452人,只有最高峰人数的35.2%,实现了被动减员到主动减员的观念转变。2023年上半年,首钢硼铁主动减员10%,在62%普指同比下降15.1%的情况下,首钢硼铁上半年利润同比逆势增长26%。
“学先进,真对标,自奋蹄”,首钢硼铁通过实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劳产率,证明企业发展没有捷径,脚踏实地在“对标一流”“精细管理”上持续发力,成绩才能反映在账面上,才能做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下一步,首钢硼铁将以首钢矿投“灯塔工厂”标准为牵引,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劳动效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