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铁军介绍,截至2023年12月16日,全国共有110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涉及粗钢产能约5.07亿吨,公示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河北是钢铁大省,又是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核心地区,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河北省是全国钢铁行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环保绩效创A的省份,目前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绿色工厂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12月21日,河北省35家钢铁企业完成了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占全国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数量的40.5%;目前环保绩效达到A级的钢铁企业33家,占全省56家应创A级钢铁企业的58.9%。河北省深入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引领超低排放先进技术、协同创新于钢铁绿色低碳转型,为河北乃至全国的绿色钢铁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启到了示范作用。
骆铁军强调,钢铁行业在坚定不移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同时,一是坚决反对层层加码,盲目推行“超超低”排放。据钢铁协会统计,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吨钢投资约在450元,运行成本在200元左右,现在钢铁企业的吨钢利润都在正负零左右。我们要综合平衡经济性、生态性、可持续性的关系,处理好绿水蓝天和保持钢铁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关系。二是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已达到峰值区域,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我们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实现超低排放和创A的同时,继续严控新增钢铁产能,合理控制钢铁产量,只有总量控制下来了,超低排放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