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缘何偏慢?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考虑到2023年年底中央财政增发国债1万亿元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由于债券发行、资金拨付、项目端申报等均需要时间,将在2024年年初形成实际投资支出,使得今年一季度加快发行地方债的必要性不高。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分别在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发行使用,这对今年一季度的基建项目起到了较大的提振带动作用。随着1万亿元国债资金发行逐渐步入尾声,再开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有利于确保财政政策对经济支持力度的平滑性。预计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将呈现“前缓后快”的态势。
此外,明明还分析称,去年四季度有接近1.4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政府债券整体供给规模较大,较大规模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有效缓解了短期财政收支压力。再叠加国债资金的到位,将对一季度基建投资形成拉动,从而起到稳定年初经济运行的作用。年初加快新增地方债发行的迫切性不强,是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慢于去年同期的主要原因。
虽然当前尚无新增专项债开启发行,不过多地也已披露了今年一季度的发行计划。据国信证券研报统计,截至1月24日,各地已披露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1.75万亿元,其中新增债1.04万亿元,再融资债6726亿元。具体来看,包括新增一般债1653亿元,新增专项债8721亿元,再融资一般债2568亿元,再融资专项债3139亿元,以及部分未披露用途的债券。其中,山东(含青岛)、浙江(含宁波)和四川分别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1500亿元、1489亿元和1200亿元。
对于今年的新增专项债发行情况,范若滢预计,其规模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甚至进一步扩大。专项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带动基建投资、助力稳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我国经济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需要财政政策保持较大的支出强度。因此预计2024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大概率将高于上年,整体上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实际支持力度也将大于上年。
明明认为,预计经济大省将优先做好专项债的发行和资金使用工作,保障在重点省份进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同时,能够有效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起到稳增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