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比例降低至20%;
焦炭反应后强度提高至62.2%;
吨焦成本降低40.18元,年创效5100万元。
2023年,建龙西钢多部门多专业高效联动,深挖区域资源优势,强化产学研合作,构建煤炭资源及煤质评价数据库,全力推动煤质单一化、本地及近域资源利用最大化,进一步优化配煤结构,自产焦炭成本持续降低。
建立区域煤资源数据库
为全面掌握黑龙江省内精煤资源情况,建龙西钢通过对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4大矿区的93座煤矿资源状况进行调研,协同中钢热能院、北京煤科院等科研院所进行煤质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内精煤资源数据库,内含371个单种煤指标,全面掌握了黑龙江省内精煤特性,为指导精煤采购、优化配煤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单一质煤开发实现本地资源最大化利用
为建立焦煤科学评价方法,确定配煤最优模型,建龙西钢与中钢热能院、北京煤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了《基于高炉高效冶炼的炼焦煤科学评价及焦炭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配煤技术经济模型及单种煤性价比评价研究》等基础科研项目。
2023年,建龙西钢打破常规煤种分类界限,进一步剔除了“混焦煤”“混瘦煤”等掺混煤种,还原炼焦煤的单一性,实现了单一质化资源由42%提高到100%,焦煤配比由31%降至20%;推动省内精煤资源利用率由87%提高至91%,降低了省外资源采购量,大幅降低物流费用。
完善质量管控体系优化主要技经指标
2023年,建龙西钢与中钢热能院深入开展焦炭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研究,进一步优化焦炭技经指标。
一是加强前端管控。制订《外进燃料采购端质量管理办法》,对精煤供应商实地考察,锁定洗煤厂煤种前端煤矿,不定期抽检洗煤厂精煤指标;提高采选一体化供应商比例,采选一体精煤采购量达到了54%,从源头上稳定精煤质量。
二是增强检化验能力。在常规煤焦工业分析及物理检测项目基础上,建龙西钢新增了吉式流动度测定仪、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增设了70kg、40kg试验焦炉各一台,细化甄别煤质质量,实现了铁前煤焦检化验水平的系统提升。在此基础上,开展焦炭浸钾实验,研究焦炭的抗碱性能,指导高炉使用,实现煤焦铁的有机耦合。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细化进厂精煤组批规则,增加流动度等检测项目,每天跟踪进厂煤指标、入炉煤指标、焦炭质量指标以及配煤比执行情况,适时对配煤方案进行调整,自产焦炭反应后强度始终稳定在61%-63%,使自产焦炭满足高炉需求且质量不过剩。
通过以上措施,在降低焦炭成本的同时,建龙西钢自产焦炭质量显著提升,灰分由13.49%下降到13.18%,硫分由0.69%下降到0.57%,焦炭平均粒度由42.6mm提高至45.8mm,冶金焦率由89.6%提高至90.5%,焦炭反应后强度由62%提升到62.2%,为高炉生产稳定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一步,建龙西钢将继续推进精煤资源单一质化、本地化,并进一步开发俄煤等资源,同时加大与中钢热能院、华泰永创等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优化配煤结构,降低焦炭成本,稳定提升焦炭质量,为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