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观点指出,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较好地缓释了当地债务风险,有利于防止城投债在公开市场违约,同时减少非标违约,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作用。目前,对于2024年化债的配套政策支持,市场高度关注特殊再融资债是否会有新额度下达。
“当然,特殊再融资债券只是‘一揽子化债’的政策工具之一,中长期的风险降低仍需要关注体制机制改革和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业内人士称。
年内首发两地整体规模居前两位 中长期品种偏多有利于“以时间换空间”
新华财经据中国债券信息网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2月28日,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称“省区市”)累计公告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14411.5134亿元,包括9185.1355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和5236.3779亿元再融资专项债。
从地区分布来看,贵州、天津、云南、湖南、内蒙古、吉林、辽宁成为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的“主力”,发行规模均超过800亿元,分别为2588.3834亿元、1488.13亿元、1256亿元、1122亿元、1067亿元、892亿元、870.42亿元。同时,北京、上海、广东、西藏等省区市尚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
从发行期限来看,本轮已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期限横跨3年-30年,以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等中长期品种居多。业内人士表示,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期限较长,有助于地方在更长期限内平滑偿债负担,给予地方政府更长的时间来调整债务结构,稳步化解债务风险,更好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
另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421674.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373亿元,限额和余额的空间为1.43万亿元。
本轮化债举措成效显著 业内关注年内“新额度”下达和其他工具可能性
目前部分省区市已经披露此前获得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并完成发行,2024年初的贵州省和天津市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均为上年结转额度。由于本轮化债成效较为明显,不少业内人士预计2024年或有望下发新额度。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闫衍此前曾预测称,从2023年起至2024年,特殊再融资债券整体发行规模或达到2万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则表示,地方对于债务资金需求仍比较大,为了防范债务风险,预计2024年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会比2023年的规模有所增加。
同时,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入“查漏补缺”之际,市场对“一揽子化债方案”顶层设计中其他工具的期待也越来越高。2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等。会议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
从化债政策整体预期来看,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总经理孙静媛表示,“在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的要求下,各地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控,结合‘一揽子化债方案’政策支持,未来或将通过债务置换、协调金融资源等多种方式保障债务周转,整体行业风险可控。”
中证鹏元高级研发董事袁荃荃认为,“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核心行动目标包括“化解存量”和“遏制增量”。其中,“化解存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债、还债;二是不认债、转化为企业债务。而“遏制增量”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以省级政府为主体,全方位强化债务管控,控规模、控增速、控品种、控融资权限,尽最大可能将债务风险控制在省域范围内;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强化地方国企融资监管。针对不同类型国企的举债融资,对其资金用途实施差异化的限制政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指出,特殊再融资债券化债只是短期缓解压力的办法,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则要推动体制机制的联动改革。罗志恒建议的方向包括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匹配多元目标治理体系下的政绩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和财政评估制度、改革财政体制、稳定宏观税负、优化债务区域结构、强化财政与金融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