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料配矿到经济配矿,首钢长钢公司烧结厂降成本增效益坚持创新,采取“1+1”模式,即:一是经济配矿,一是工艺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9月份已实现内部利润4146.09万元。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挑战,为进一步挖潜增效,该公司烧结厂实行烧结经济配矿,采用“成本倒推核算体系”和数学模型模拟配矿计算的方式组织生产。即,在必保烧结矿质量的情况下,根据降成本目标倒推烧结矿配矿结构,再结合数学模型模拟配矿计算,根据测算后配矿结构深入到矿粉市场采购。在生产实践中,他们加强对原料性能检测,经济配矿时注重不同矿种之间的同化性、互补性及有害元素对烧结生产及下一工序的影响,增加低品质矿粉配入量,并稳定保持在一定的比例,将低品质矿粉配比稳定在20%—25%之间。
烧结经济配矿的“成型”,让烧结人把眼光放在了球团经济配矿上。自球团投产以来,精矿是单一原料,高品位、高价格的代县矿是唯一选择,因此,他们把降成本的目标放在高品位代县矿的替代品选择上。低品位代县矿比高品位代县矿每吨便宜150元—200元,价格优势明显,由此,低品位代县矿进入视野。
从之前的球团配料比一成不变,到现在高、低品位代县矿搭配使用,低品位代县矿配比多少,才能保证球团矿品质不变?烧结厂球团线的生产实践自3月份开始运行。根据各种料的库存量、产品成分要求进行总配料计算。从10%到20%调整低品位代县矿的配入比例,一个月中调整配比5、6次,在保证球团矿铁品位不降的标准下,最终将配比基本稳定在20%,做到了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满足生产。
有了20%的成功,那30%以上呢?一次次的实践调整,一次次水分、生球强度、热工制度的精心调整,8月份,低品位代县矿配比达到60%。截至9月底,烧结厂配入低品位代县矿8.3万吨,降成本914.95万元。
当烧结和球团经济配矿初具模型时,烧结厂又提出了经济配矿一盘棋的思路,对烧结、球团所用原料统筹安排,打破烧结、球团各自配矿的格局,实现配矿互补,利用烧结低品质矿最终置换出球团高品质矿。
烧结厂利用高炉除尘灰的特性,以2%-3%的配比配到球团矿中后,置换了高品位代县精矿粉,也因其粒度细的优点,有利于生球成球,使生球质量得到改善。当高炉除尘灰被置换出来后,其缺口由印尼矿等低品质矿补充,让烧结配比消化更多的低价位矿种。
随着经济配矿调整,低品位精矿大量投入到烧结、球团生产线上。由于低品质矿中SiO2或有害元素含量较高、现有工艺设备条件的制约,低品位矿粉的投入量不高。同时,烧结所用的熔剂中普通灰CaO含量低,配比量达80%,球团所用的膨润土配比高等,这些因素势必会导致成品矿铁品位降低。而铁品位的降低是核算成本的“硬伤”,是烧结降成本的“拦路虎”,它会消化一部分由于价格差形成的成本利润。
面对烧结经济配矿遇到的“瓶颈”,为进一步提高经济配矿效益,烧结厂采用了逐步配加全活性灰的工艺调整,利用全活性灰CaO含量最高达90%的优势,在熔剂结构中活性石灰配比从去年的20%逐步升至今年的50%,在保证烧结矿碱度的条件下,为配加低品质矿种预留出了足够空间。前三季度共消化低品质矿36.94万吨,比去年同期多消化6.6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