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钢厂动态 » 正文

海鑫集团被曝管理漏洞大: 过磅员上15天班挣62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7  浏览次数:496
 
核心提示: ■李兆会入主集团后,管理层频繁变动:2004年,李天虎在分得一家水泥厂后离开;不久,辛存海离开集团赴广西做企业。而后,李兆

 ■ 李兆会入主集团后,管理层频繁变动:2004年,李天虎在分得一家水泥厂后离开;不久,辛存海离开集团赴广西做企业。而后,李兆会的六叔李文杰担任集团总裁。2013年,李文杰离开闻喜县去陕西汉中做矿产和房地产生意……

  ■ 集团究竟负债多少?“债务至少有100多亿元,其中,银行债务50多亿元,客户欠款40多亿元;目前,集团土地、厂房、设备等等加起来约八九十亿元。”知情人告诉本刊记者,“集团仅设备就有100多家债主,原料部的债主更多,即便以钢抵债也不可能全部兑现。”

  ■ 闻喜县一位官员告诉本刊,集团的管理漏洞大,比如,“机器设备在生产中就被人偷走零件。”该官员说,曾有一名过磅员只上15天班就挣了62万元。

 

  2008~2010年其他钢企都在赚钱,集团为何一直在赔钱

  2014年3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全线停产。

  在山西运城市,集团举足轻重,号称“万亩钢厂”。2013年8月,集团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是山西省唯一入列前200强的民营企业。而7个月后—员工欠发5个月工资;原料库存基本为零;离职职工超过2000人;各类欠款、贷款逾百亿元……

  曾经“年营收总额超百亿”的集团为何会走入绝境?

  一年建一座新厂

  集团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创始人李海仓,曾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

  知情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世纪80年代初,李海仓、李天仓(李海仓大哥)、辛存海、侯岚云4人分别出资5000多元,合伙做生意。

  1987年,李海仓出资20余万元,并以4人名义联合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与当地一家国有企业“闻喜县白水泥厂”建起联合焦化厂。之后,在1988~1991年间,李海仓又先后与三门峡机务段、运城车务段、洛阳铁路分局等单位联合成立焦化厂和洗煤厂。时至1992年初,李海仓已经拥有4个焦化厂,总生产能力达到26万吨。

  1992年,李海仓进入钢铁行业。当年10月,李海仓与湖南省冶金厅、河南省冶金厅、上海市冶金厅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成立山西钢铁有限公司。李海仓出资5400万元,三个冶金厅各出资1000万元。1993年建厂,1994年4月投产。

  2002年末,山西钢铁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40.36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5.63亿元,固定资产21.77亿元;负债总额16.0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0.27亿元,长期负债5.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28%。

  自建立第一个焦化厂起,李海仓几乎是以一年一个新厂的速度,在黄土地上建起占地3.6平方公里的钢铁帝国—三铁焦化厂、钢铁有限公司、投资有限公司、轧钢有限公司、国际钢铁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鑫公水泥有限公司等7个独立法人企业,共14个分厂,7500名职工。

  2003年1月22日,李海仓在办公室被南街村村民冯引亮用自制猎枪枪杀,凶手作案后自杀。警方侦破此案后宣布:冯引亮多次欲将其已转包给他人的土地转让给集团,并敲诈勒索,因遭拒绝行凶杀人。

  李海仓死后,集团股份构成就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陆续有媒体报道:李家兄弟共6人,李海仓排行老三,其五弟李天虎任总经理,家族股份占90%以上。

  闻喜县财政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集团,此外,7500名员工及其家庭将集团作为依靠。因此,集团由谁来掌舵,是当地备受关注的大事。

  2003年2月18日,李海仓死后第28天,其子李兆会接任董事长职务,并承接全部资产。总经理李天虎、常务副董事长辛存海继续保留职务,辅佐李兆会。

  李兆会入主集团后,管理层频繁变动:2004年,李天虎在分得一家水泥厂后离开;不久,辛存海离开集团赴广西做企业。而后,李兆会的六叔李文杰担任集团总裁。2013年,李文杰离开闻喜县去陕西汉中做矿产和房地产生意……

  “原来李天虎管内,辛存海管外,都走了。”知情人说。

  债务到底有多少

  2014年春节后,不断有集团的消息爆出:资金链断裂,深陷债务危机,风险敞口达150亿~200亿元;亏损严重,拖欠工人工资数月。

  集团究竟负债多少?“债务至少有100多亿元,其中,银行债务50多亿元,客户欠款40多亿元;目前,集团土地、厂房、设备等等加起来约八九十亿元。”知情人告诉本刊记者,“集团仅设备就有100多家债主,原料部的债主更多,即便以钢抵债也不可能全部兑现。”

  集团的债权人感觉有些恐慌,王维佳(化名)是其中之一。

  王维佳曾承揽过集团彩钢房工程,据他说,先后和集团打了七八年交道,李海仓在世时未拖欠过工程款。“小老板(李兆会)接管后就开始押款,一共欠300多万元,拖了5年。”

  2014年3月前,集团的6座炼铁炉陆续停产,这引起王维佳的警觉,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他无所适从,“今天说倒闭,明天说复产,后天说兼并,都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

  每天早上,王维佳会去集团厂区看看是否复工,目睹的景象令他有些沮丧—要账、提货的人群对集团总部大楼造成影响,引来警方入驻。“5月18日,有近千名工人把集团的大门堵了,讨要工资。”

  李兆会“很少在厂里现身”

  知情人介绍说,2008年至今,集团持续亏损,最多时一年亏损过20亿元。

  “2008年,集团停产半年之久,赔了近20亿元,而与其规模、产品类似的山东日照钢铁公司却赚了10多亿元。”当地一位官员说,“2008~2010年其他钢铁企业都在赚钱,但集团一直在赔钱。”

  闻喜县一位官员告诉本刊,集团的管理漏洞大,比如,“机器设备在生产中就被人偷走零件。”

  生产原料采购这个重要的环节也出过问题,“装车时只在马槽4个角放4根钢管,里面倒入好料,其余空间用不合格原料填满。”上述官员说,“原料检验的时候,送货人与化验人员勾结,只从4个角的钢管内取样化验。”

  该官员说,曾有一名过磅员只上15天班就挣了62万元。

  李海仓与李兆会对集团的管理方式也有不同。王维佳告诉本刊记者,李海仓在世时经常在厂里巡查,一天晚上发现有个老头在工区内睡觉,李海仓递上一根烟说,大哥,是不是白天干活了,注意点,咱们这是私人企业,多操心。“那老头直到天明再没闭过眼。”

  “李兆会接班后,很少在厂里现身,很多职工没见过他。”王维佳说。

  运城市一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2011年底,集团已显现出不好的苗头,运城市委曾召开过一次会议,市委书记在会上对李兆会说:“很多次,省领导想到集团去看看,但你也不在,就不去了。”当时李兆会表态说,2012年在集团呆200天,事实上没有兑现。

  “看到集团经营不好,运城市主要领导曾让闻喜县的领导联系李兆会,但他不接电话,后来不得不派人去北京找他。”一位知情人说。

  地方政府“鼓劲加油”

  尽管面临多重问题,但仍有一些钢企对集团有兴趣。从2009年开始,山西太钢和北京首钢就在洽谈收购钢铁一事;2014年,河北敬业钢铁集团、德龙钢铁等前往闻喜县,磋商重组事宜……而上述收购、重组迄今均未达成。

  据说,运城市市长曾问集团何时复产,李兆会给出的时间是6月10日。

  运城市、闻喜县两级政府对集团高度关注,“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处理这事,集团一倒,牵连的面太大。”有知情人说,“当地好几个大企业都给集团担保,其中一家号称全国最大的金属镁企业已经受到波及。”

  2014年3月11日,闻喜县委书记张汪尤曾率队到钢铁调研。4月16日,由运城市常务副市长王殿民、副市长常建忠带领的协调小组入驻集团现场办公。据称,这个协调小组由运城市金融办、经信委、人行、银监局、市中院等职能部门和常驻运城的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同组成。

  有媒体报道,王殿民给出的解危思路是:银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为鼓劲加油的舆论环境;税务、电力、环保、法院等单位一如既往地支持企业发展;市县两级政府全面创优环境,提振企业信心,让员工看到希望;社会各界、金融系统要给予企业真诚关怀;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活内生动力。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