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国冶金报》头版头条以《平凡中的伟大》报道郑久强成长历程。
从4月23日当选全国“最美职工”,到“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从获邀人民日报“对话值观”栏目同赞劳动美、共话中国梦,到参加共青团中央 “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全国校园分享活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郑久强热度持续不退,在河钢广大职工中的人气居高不下,成了真正的偶像“一哥”。
《中国冶金报》在同期头版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为什么郑久强火了?》,分析他怎么就火成酱婶儿的了——
郑久强火了为什么?
《中国冶金报》记者 李希雯
连日来,河北钢铁集团郑久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行程4200公里,到河北、河南等8个城市进行巡回报告11场,有7000余人在现场聆听了报告会,更多职工通过网站、电视台收看了报告会视频。而且,郑久强的事迹通过微博、微信走向全国。为什么郑久强这么受欢迎?
说到劳模的故事,在郑久强身上发生的并不特殊。平凡的故事串联的是不平凡的青春,45岁的郑久强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炼钢末助手成长到“炼钢工”再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炼钢技能专家的故事。故事很励志,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笔者认为,郑久强之所以吸引人,至少有着两个维度的内涵。
其一郑久强是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好职工”的最好代言人
在郑久强的故事里,有你、有我、有他,有每一个人的身影,也有每一个人的盼望。普通职工从他身上,看到的是兄弟的故事,也有自己的客串,是日常工作的榜样,也是岗位奋斗的希望;企业领导从他身上,看到的是理想的员工,不仅把岗位创效发挥到极致,还带动了更多的职工成长、成才;社会大众从他身上,看到的是青年职工爱岗敬业,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新时代劳模精神。
郑久强用自己的故事精准地诠释了“中国梦”的人民属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梦。郑久强用26年的实践阐述了这句话。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奋斗。
其二郑久强身上闪烁着当代中国制造业最需要的“工匠精神”
26年专注于炼钢工的基本技能,最终可以仅看一眼就报出分毫不差的准确炉温,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制造业近几年的大干、快上之中已经越来越少了。这种专注专业、追求极致、严谨缜密的“工匠精神”,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热词”之一被唤醒。在中国制造业向强国迈进的路上,“工匠精神”是创新转型的基础。
郑久强用自己的故事具体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属性。包括钢铁在内的制造业的转型,归根到底要靠活跃在一线的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一点一滴地去实践。一个行业的转型,需要一个行业拥有“工匠精神”;而整个制造业的转型,需要将“工匠精神”深深烙入产业工人的血脉。
这样看来,郑久强之所以火了,是因为他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在平凡中孕育并创造着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