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市场形势,河北钢铁集团邯钢构建高效快捷低成本物流体系,深挖物流潜力,取得明显成效。邯钢在去年实现物流挖潜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月~5月份实现挖潜增效1.36亿元。
厂外水陆联运
“今年,公司确定的出口任务量比去年翻番,仅靠汽车运输很难满足发运要求。我们抓住铁路部门大力提高运量的契机,提前与铁路部门达成降价协议。”邯钢生产制造部管控中心业务主管李建伟介绍,“从1月1日开始,邯钢实现外发钢材到青岛港铁路运输费用下降40%、天津港下降39%。”
大幅降低火车运输费用得益于邯钢与北京铁路局和济南铁路局签订的“量价互保”协议。所谓“量价互保”,就是在邯钢保证每年商定的火车运输总量的前提下,铁路局从运输费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实现共赢。邯钢是第一批与两个铁路局签订“量价互保”协议的单位。
充分利用河北钢铁集团黄骅港码头区域优势是今年邯钢优化运输渠道、打造高效低成本物流格局的又一“重头戏”。从去年12月份第一批5万吨南非精粉运抵邯钢开始,截至目前,邯钢通过黄骅港完成铁路运输4.6万吨、汽车运输16.6万吨,与天津港相比,节约运费400余万元。
水陆联运是邯钢的另一创新举措。去年3月份,邯钢开通了天津港水陆联运,即从天津港转海运;7月份,又开辟了内陆河水陆联运,即从山东济宁转内陆河运输。从实际情况来看,水陆联运大幅降低了运输费用。以从天津港到上海为例,与火车运输相比,用水陆联运方式,吨材综合费用可降低58.5元。目前,邯钢通过水陆联运每月的运量已达到7万吨以上。凭借此,邯钢产品在上海和广州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得以进一步增强,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优化厂内物流
厂外,重在优化渠道降运费;厂内,则通过优化运输,让物料高效顺畅地流动起来。仅原料部分,每月就可降低卸车、盘倒费用200万元。
卸车和倒运费用是厂内物流成本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造,邯钢停用了煤焦库,打通了新区焦化至新区炼铁翻车机卸、送喷吹煤流程,实现喷吹煤机械化卸车和上料,同原来人工卸车后盘倒相比,每吨节约费用12.75元。邯钢还在停用所有外租库基础上,停用了自有的厂外原料存储库房。通过优化,今年4月中旬,邯钢另一个原料存储地———中心库已不再安排卸车,大大降低了人工卸车和倒运费用。目前,所有煤、焦实现全部在厂内接卸。
在优化坯料和成品运输方面,邯钢大力减少汽车倒运发生的短倒费用:充分发挥运输链、辊道倒运能力,减少了新区热轧至新区冷轧、三炼钢至中板二线之间的汽车短倒;提高连轧备料到冷轧酸洗火车倒运比例,减少了汽车倒运比例;改造了三炼钢厂钢渣筛分装置,减少了厂内钢渣二次倒运量。此外,邯钢还创新思路,将降低倒运费的措施延伸至港口———加大港口块矿筛分力度,4月份筛分比例已达到90%以上,大幅降低了此前块矿进厂因筛分处理产生的人工卸车和倒运费用。
此外,在厂内采用管带机输送也是一项优化措施。4月23日,40节从待王站发出的喷吹煤货运列车缓缓驶入邯钢新区焦化厂料七线。翻车机岗位卸煤工王学磊确定煤种后,轻点鼠标,将车皮拨到翻车位,缓慢翻动车皮进行卸货。仅仅两分钟时间,喷吹煤全部进入缓冲槽,并通过蜿蜒的“空中长廊”———管带机进入了邯钢新区炼铁干煤棚。“机械化操作和管带机输送,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卸车和二次盘倒的费用,能够每月挖潜30多万元。”王学磊高兴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做好库存文章
4月份,邯钢贮运中心做了一件漂亮的事:通过在第三原料场区域清理底子料,累计清理出6.4万吨铁粉,其中4.2万吨品位在60%以上,2.2万吨品位在55%左右。这批物料已陆续实现配“吃”。大力消耗长期不用的冗余“死料”,这是邯钢今年压减原燃料库存的一项重要举措。
邯钢将大宗原燃料库存管理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强化原燃料采购计划性;同时,依靠强化管理和技术进步,把废料变成质量稳定的混匀料。1月~5月份,邯钢消化处理积压混匀料4.5万吨、废杂料2万吨。
为切实解决半成品和产成品压库问题,邯钢进一步加大了物流过程跟踪,每日根据现有成品整车、零提资源制定次日出库计划,对销售从提单开出到成品装车出厂各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保证达到最大成品出库能力,实现合理库存。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实现优化库存降成本,是邯钢创新物流管理的又一亮点。6月15日,4.1436万吨货值210.2万美元的进口杨迪粉从天津通关顺利进入邯钢公用型保税仓库。按海关管理条例,这批原料的218.4万元的进口税金可在企业生产用完时再向石家庄海关缴纳。
公用型保税仓库,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存储为加工复出口产品所进口的原材料、设备及其零部件的保税仓库,所存保税货物进口时免税,用料时经海关核准后提取加工复出口,海关将根据实际出口数量征收原进口物料关税。进入公共保税仓的货物可提前发运且通关快,既大大缩短了矿石的在途时间,又让企业缓交了进口关税,实现降低成本。今年,邯钢计划入库300万吨散装料,仅因延迟两个月缴付关税,年可节约利息支出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