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5年第4季度,新疆钢铁业跌入“冰川期”。为规避风险,许多企业选择了停产歇业和半停产,个别企业甚至早在上半年就处于半停产状态;一些钢铁企业职工歇业轮休,收入受到极大影响。
正值“十二五”收官之年,该如何评价“十二五”期间新疆的钢铁产业?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十二五’期间,新疆钢铁行业投资热情高涨;随后,企业陷入产能过剩‘泥潭’,资金严重短缺,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不能自拔。”他说,“值得庆幸的是,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急流勇退。目前,新疆共退出了3000余万吨钢铁产能,不仅规避了投资风险,也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做出了贡献。”
急流勇退是对企业和社会负责
该官员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近年来,《中国冶金报》等一些主流媒体和专家学者,本着对企业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曾多次发出预警和呼吁,指出新疆钢铁投资风险加大的趋势,建议分析企业“冲动扩张”带来的负面效应,理性对待无序竞争。然而,对于这些预警和呼吁,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非但没有理性对待,反而认为这是给发展的大好局面添乱,属于“不和谐的声音”,不少企业仍在“大干快上”。
“不过,也有企业能够理性对待,科学冷静地分析新疆的钢铁市场,急流勇退,果断地停止了项目投资,避免了重大投资失误。”他说。
以江西新余钢铁有限公司援助克州赣鑫300万吨高强度钢铁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10年9月份开工奠基,是由江西省领导主抓的江西省产业援疆的重点项目。但随后,企业看到新疆投资的钢铁项目不断增多,产能远远超出了需求,就有意放缓了建设速度。期间,当地政府曾一再希望能够加快建设速度,为当地经济增添动力。但是企业始终没有为其所动,最终停止了项目建设,避免了重大损失。
随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阿拉尔300万吨钢铁项目、第二师的丰泰冶铸钢铁300万吨钢铁项目、第十二师的天瑞100万吨合金钢项目、新疆昕昊达200万吨特种钢项目、呼图壁新疆新安特钢等300万吨钢铁项目、阿勒泰金昊铁业300万吨钢铁项目、富蕴县国恒100万吨钢铁项目等,都相继停建。
在一大批项目相继停建的同时,山东喀钢、新兴际华、南疆钢铁、昆仑钢铁、大安钢铁、昆玉钢铁、首钢伊犁钢铁等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的钢铁项目,也对规划做了调整,果断压缩了后期的产能建设规模,仅此就压缩了钢铁产能1000余万吨,避免了更大的危机。值得一提的是,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压缩产能1000万吨。
在当前钢铁行业形势极其严峻的背景下,那些积极退出的企业不仅为自身避免了重大损失,也为我国控制钢铁产能过剩做出了重要贡献。
“急流勇退不仅是一种智慧和勇气,更是对企业和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有时候,急流勇退也是一种进步。”该官员说。
今年新疆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零
据新疆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新疆黑色金属材料类的价格下降幅度扩大,受全区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走低等因素的影响,新疆钢铁企业钢材销售冷清,钢铁市场价格延续去年下行态势,钢材价格同比下降14.1%。
前几年,钢铁业成为拉动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行业;而今年,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零。年初,一家钢铁企业原本计划投几亿元资金完善100万吨钢铁配套项目,但是,看到不断恶化的市场走势,果断地停止了投资。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8月份,新疆的累计粗钢产量数据同比减量为245万吨,同比较少30.47%,同比减量仅次于山西省(404万吨),排名第二,同比减幅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第一。
新疆钢铁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经历跌宕起伏,教训极其深刻,值得反思。该官员认为,发展应兼顾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市场状况、国家产业政策等科学布局;同时,上项目应科学决策、慎重决策,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要善于听取来自不同声音的意见,避免决策失误和一哄而上。